
登錄/注冊后可查看大圖

登錄/注冊后可查看大圖
瑞信研究院10日發布的2012年度《全球財富報告》顯示,亞太區到2012年年中已取代歐洲成為全球最富裕的地區,中國則預計在2017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排行第二的富有國家。《報告》還指出,目前中國已有4700名超高凈值人士(個人資產凈值超過5000萬美元),僅次于美國。
瑞信報告稱中國家庭財富5年后超日本
這份報告指出,在國家層面,美國、中國和日本是全球財富的三大來源地,于2012年年中這三個國家的家庭資產分別增長1 .32萬億美元、5620億美元和3680億美元,總額分別達至62萬億美元、20萬億美元和28萬億美元。
《報告》認為,中國在未來五年料會為全球財富帶來18萬億美元的進賬,預計達38萬億美元的財富,超越日本的35萬億美元在2017年成為全球排行第二的富有國家。
瑞信還估計,全球有84500名個人資產凈值超過5000萬美元的超高凈值人士,當中29300人的個人資產值最少達1億美元,而2700人的資產值超過5億美元。在國家層面,美國以37950名超高凈值人士(占全球總數45%),大幅拋離其他國家。中國以4700名超高凈值人士(占全球總數5.5%)躍居第二位。(吳黎華)
【相關報道】瑞信:亞太區首次取代歐洲成為全球最富裕的地區
相比歐美國家的家庭大福縮水,亞太區的家庭財富減少1.9%,即1.45萬億美元,但到2012年年中仍以74萬億美元的家庭財富,首次取代歐洲成為全球最富裕的地區。全球家庭財富下跌,其中金融資產和非金融資產所占跌幅大致相當。[詳細]
最富有國家
美中日成全球財富三大來源國
在國家層面,美國、中國和日本是全球財富的三大來源地,今年上半年這三個國家的家庭資產分別增長1.32萬億美元、5620億美元和3680億美元,總額分別達至62萬億美元、20萬億美元和28萬億美元。在亞太區,中國內地、日本和中國香港的家庭財富取得最大增長,部分原因是人民幣和日元兌美元約有2.5%的按年升幅。盡管2011年3月的日本東北大地震和其余波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,日本的家庭財富仍取得1.3%增幅。由于港幣與美元掛鉤,香港并無受到匯率波動的影響,家庭財富按年獲得9%的增長,今年上半年達8590億美元。
中國5年后將超日本成全球第二富國
預期美國將繼續高踞財富榜榜首,家庭財富凈值到2017年將達89萬億美元。
中國在未來5年料會為全球帶來18萬億美元的財富,預計達38萬億美元的財富,超越日本的35萬億美元在2017年成為全球排行第二的富有國家。
人均財富
全球最富裕國家是瑞士
按***平均財富計算,瑞士是全球最富裕的國家,其***平均財富為47萬美元,其次為全球排行第二的澳大利亞(35.5萬美元)及全球排行第三的挪威(32.6萬美元)。在亞太區,日本和新加坡的***平均財富名列三甲,分別為26.9萬美元及25.8萬美元,僅次于澳大利亞。
家庭負債
亞太區遠低于全球水平
市場對債務的風險關注點幾乎全部集中主權債務和金融業上。按資產凈值的一個百分比計算,先進國家的家庭負債一般為財富總值的20%~30%,但在金融機構發達而信貸市場成熟的某些歐洲國家,家庭負債與財富比率遠遠較高,例如丹麥(51%)、荷蘭(45%)及愛爾蘭(44%)。
報告指出,在亞太區,家庭負債占凈財富總值的比例于今年上半年處于13%的中等水平,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18%、歐洲的19%及美國的22%,亞太區最高的是韓國(36%)、中國香港(29%)及澳大利亞(27%)。這是由于這些市場的消費信貸市場發展完善、債務融資便利、金融機構發達,而且房地產市場十分蓬勃。新加坡的家庭負債占凈財富總值18%,屬適度水平。相對來說,在金融機構和信貸市場發展程度較低的亞洲國家,家庭負債占凈財富總值的比重偏低,其中包括印度尼西亞(2.4%)、菲律賓(2.6%)、中國內地(3.1%)及印度(3.8%)。 (來源:經濟參考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