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贛南蘇區百萬群眾緬懷革命先烈清明祭典”活動現場

江西省委常委、贛州市委***史文清在宣讀祭文。

贛州市委副***、市長冷新生在主持
新華網江西頻道3月21日電(記者陳建華 胡錦武)21日是春分后進入清明的第一天,對于有“客家搖籃”之稱的贛州來說,清明祭祀活動正式拉開了序幕。當天上午,“贛南蘇區百萬群眾緬懷革命先烈清明祭典”活動在江西瑞金市啟動,活動以客家人特有的方式緬懷革命先烈,弘揚蘇區精神。
嗩吶齊鳴、水酒臍橙柚子等祭品依次而上、鏗鏘有力的祭文宣讀聲回蕩……21日上午9時,設在瑞金市葉坪紅軍烈士紀念塔廣場的主祭場上,上千名干部群眾見證了祭典與客家傳統祭祀形式的有機結合。
據了解,祭典活動將在贛州市18個縣(市、區)及所有鄉(鎮)村革命烈士公墓、革命烈士紀念館(紀念塔)、革命舊址舊居陸續進行,一直持續到清明。同時,為倡導文明祭掃新風,中國贛州網還開設了“贛南蘇區百萬群眾緬懷革命先烈清明祭典”網頁,設置了“紅色記憶”、“贛南英烈”、“永銘黨恩”、“祭典專區”等欄目,網民可在網上通過點燭、敬香、祭酒和獻花、植常思樹等方式進行祭典。
瑞金市武陽鎮66歲的鄒新東一大早就來到主祭場參加祭典活動。“為烈士獻花時,感覺就是在為犧牲的伯父祭掃。”身為革命烈士的親屬,鄒新東激動地說,像伯父一樣參加紅軍后不幸犧牲的烈士數不勝數,祭典活動能讓后人不忘歷史,讓今人更好地傳承紅軍精神。
贛州市俗稱贛南,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央革命根據地即中央蘇區的主體,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。史料記載,蘇區時期這里參軍參戰的贛南兒女有93萬余人,占當時當地人口的三分之一,為革命犧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108222人,占全國的7.5%;在二萬五千里長征中,平均每公里就有三位贛南子弟倒下。

原文地址來自客家贛州網:http://www.gndaily.com/news/2013-03/21/content_1047541.ht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