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陽能電板是“屋頂電站”的核心設備 風飛/CFP
2013年5月22日,武漢,“今年夏天開空調,再也不會心疼電費了!”昨日上午11時28分,隨著并網微斷開關合上,我省首座“個人屋頂光伏電站”正式并網發電。電站主人高松笑著說,今后他可能會養成一個習慣:有空就拿出手機看看自家的“屋頂電站”發了多少電,省了多少錢。作為我省第一個“吃螃蟹”的人,高松表示,下一步,他計劃成立一家專業公司,指導更多人推廣這一技術。
屋頂電站啥模樣
主要包括三個部分,還帶有wifi功能
漢口古田三路漢口春天小區7棟3單元樓頂,有一***空地,高松的“屋頂電站”就建在這里。它主要包括三個部分:18塊太陽能電板分三處排列,下面連接著匯流箱,之后通向逆變器。
高松介紹,2年前,受一位從事太陽能設施生產的朋友影響,他對“屋頂電站”產生濃厚興趣,專門借閱了多本專業書籍學習了解,準備自己建設一座。但是,建設“屋頂電站”所需的蓄電池價格較高,讓他的計劃擱淺。“光伏發電靠太陽能,晴天雨天、白天夜晚的發電量都不一樣,所以需要配備一個蓄電池調配電量。一個蓄電池要花兩三萬元,而且5年左右就要更換,成本太高。”
今年3月,高松從新聞中得知,國家大力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,還可以并入電網。“我很興奮,終于看到了希望。”他說,“并網意味著‘屋頂電站’可以不再需要蓄電池了,建設成本將大大降低。”
盡管如此,高松建設“屋頂電站”的過程仍頗費了一番周折。最初,他網購了一套電池組件,先行試驗,不料組件質量存在瑕疵,組裝多次未能成功。為找到可靠的技術和設備,他只身來到上海,找到一家專門生產“屋頂電站”電池組件和逆變器的廠家,并得到了技術人員的指點,“屋頂電站”的建設才步入正軌。
如今,高松的“屋頂電站”不僅能夠發電,他從上海淘來的逆變器還帶有wifi功能,用手機或電腦都能查看發電量。看著供電公司專門為他更換的雙向電表,高松的臉上掛滿微笑,“今年夏天,階梯電價也不能‘阻止’我開空調了!”
建設費用貴不貴
自己動手花費3.3萬元,8年可回本
昨日下午1時許,高松家的電表顯示:正向5.88度。這意味著,“屋頂電站”一個半小時的發電為5.88度。“今天太陽不錯,估計能發近20度電,不開空調的話足夠用了。”高松介紹,他的“屋頂電站”功率為4.5KW,預計月均發電400度左右。“我們家冬、夏每月用電一千多度,春、秋每月四五百度。雖然電站不能完全保證自給自足,但至少能把第三檔電價的用電部分減下來。”
高松給記者算了一筆賬,“我先后兩次到江浙一帶采購設備材料,就是為了降低建設成本。除交通費和人力成本外,太陽能電板、逆變器、匯流箱、導線等一共花費3.3萬元左右。由于我選擇的是‘自發自用,余電上網’模式,加之家庭用電量本來就很大,所以每個月節約的相當于400多度第三檔電量。這檔電量每度價格8毛7分,算下來每月可節約348元,大約8年可收回成本。”
普通市民可能沒有精力去江浙購買設備,那么武漢的行情又如何?記者就此咨詢了武漢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文健。他說:“光伏電站的建設一般是按裝機容量計價。以我公司為例,如果并網,包含后期所有材料和施工費用,1W約需12元。一塊太陽能電板為240W,18塊共4320W,共計51840元。”
施工難度大不大
技術成熟工程簡單,可自建也可外包
高松的“屋頂電站”學名叫“分布式光伏屋頂發電項目”,聽起來復雜,其實工作原理很簡單:安裝在屋頂的太陽能電板吸收太陽能后,產生直流電,通過導線匯入匯流箱,再通過逆變器將直流電轉為日常所用的220伏交流電。“只要有獨立的屋頂,且小區業委會同意,就可以開工了。而且,工程很簡單,自己都可以建。”高松說,現在光伏技術發展已經十分成熟,他的“屋頂電站”只用了10多天就建成了,而且全靠自己動手。
如果自己不會操作怎么辦?“可以效仿歐洲國家家庭的做法,采取工程總包方式,將項目承包給專業公司,請他們設計、安裝光伏組件,并幫你向供電公司出具相關認證。”高松建議。
除了技術成熟,供電公司方面也對個人申請光伏發電項目開辟了“綠色通道”。“居民提出申請后,我們會在25個工作日內給出答復,并免費為其提供接入方案制定、并網驗收和調試等服務。從申請到最后并網,要求在42個工作日內完成。”武漢供電公司營銷部副主任向陽介紹。
發展前景怎么樣
補貼政策尚未出臺,自發自用最劃算
去年10月26日,國家電網發布《關于做好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工作的若干意見》,并于同年11月1日正式執行。“這個意見明確了分布式光伏發電‘免費入網,全額收購’的原則,說明國家在政策層面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這一清潔能源的發展。”向陽說。
光伏企業也早有準備。“我們認為,今后建個人電站可能就像賣太陽能熱水器一樣:客戶聯系我們,我們就上門勘察、施工。居民用戶安裝一個‘屋頂電站’,就和買回一臺熱水器一樣簡單。”張文健說,武漢平均年光照時數為2000小時左右,盡管比不上新疆、西藏等地區,但與住宅光伏發電項目發展完善的德國類似,前景十分廣闊。
雖然政策、技術都支持,但張文建坦言,目前個人光伏發電項目收購電價無法享受國家補貼,是制約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。“大型光伏項目上報發改委后,可以享受上網電價補貼,補貼后每度收購價接近1元。然而,個人光伏發電項目的收購電價仍按燃煤脫硫標桿價格計算,武漢的價格為每度0.478元。按這個行情來看,個人光伏項目選擇自發自用最為劃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