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看官反響熱烈,現在發布第三集,歡迎制作成電視劇是我最大的愿望,付一點人工錢就行了,我會帶你們去采訪真實的在世老人。
我有一個親戚,6歲時從普寧賣到我縣,野名叫三元半,就是用三個花邊買來的,他的父母逃難到尋烏,什么都無所謂的。因為他講的是學老話,天天說我要“邦柴”,父母聽煩了,打他,什么事不干,就知道“邦柴”,過了一段時間才弄清楚,原來他要去屙屎,哭笑不得。就是這個火種,沒想到后來會有大發展。
他生了幾個兒子,80年代,我縣大種柑子,而普寧的柑子好賣,他的兒子找到了他的親屬,受到好好招待,幫他賣果小事一樁,大家都知道,普寧服裝廠多,想做衣服的就介紹他去做,聽到這個消息,同村人還要送禮給他家,求他帶人去普寧做工,80年代不象現在來的那么容易,做工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,人生地不熟,誰都會有一點怕的,這個也是有功勞的事,包括本人也去過普寧做工,知道什么叫賺錢門路,要有人帶路的。
現在是另一番天地了,他兒頭腦發達,生意越做越大,做了柑子做臍橙,開了打蠟加工廠,家里的客房都有十多間,經常有客商來長住,關系很鐵,旁人估計他的家財有千萬以上了。還有一個兒在贛州開酒店,我也去過,那年我第一次上贛州,不熟悉,叫他帶路去一個地方,他很熱情地幫了我,有的有錢人也是很好的,不會看不起人的。